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谕-《开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伦敦的师资力量很差,县里的教谕叫李谦。

    他不是秀才、也不是童生,家里是本分的小生意人,因家庭富裕,在北洋当兵前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,被汤显祖择为县教谕,掌管一县教育。

    除了李谦,县里还有两名不入流的训导,是从普利县招来熟悉汉语的土民,常驻西敏学堂,教化百姓。

    县教谕原本轮不到李谦,以北洋旗军的出身,至少要有个府教授才算,但如今伦敦缺少人才,只能让他暂代教谕,等培训出能接班的人再入府任职,当个从九品职低位重的教授。

    等待剧场修缮的时间里,汤显祖偶尔也会到汉文学堂来,如今城中二百多名各行各业的百姓在西敏寺汉文学堂接受教育,单靠李谦很难照顾周全。

    伦敦的汉文学堂并不像普利县或东洋那些汉文学堂那般正规,前来的上课的学生并不以儿童为主,而是封建旧贵族与商人新贵族。

    即使有个儿童班,也多为贵族或家境殷实的膏粱子弟,只有贵族的小孩才有时间读书。

    尤其在应明命令伦敦百姓外迁至下属农庄后,城里最多的百姓就是工匠,他们根本无法脱产,尽管工匠的孩子不像大明有匠户的约束,但客观上没其他选择,只能早早的在工匠铺帮忙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学员如此构成还有另外两个原因。

    一是平民百姓朴素的情感,他们虽无能力在贵族们投降后反抗明军,但至少在汉文学堂成为强制要求前,他们能选择不配合学习。

    二来,则是平民百姓连英文都不认识,指望他们越过英文直接学汉文,那不是强人所难么。

    威廉·莎士比亚,就是学员中的少数派,每天定时在下午到汉文学堂来上一个半时辰的课,风雨无阻。

    这人第一次来就把英文名字写错了,后来又连续以不同错法写了四个名字。

    问他为何学习汉文,他说他要挣钱养活乡下的家人,也为追名逐利,用汉文写剧本。

    一连半月的教学,让李谦对这个被他起名为翁立安的学生有了更多了解。

    生在城乡结合部、读过几年英格兰小学没钱上大学,老婆未婚先孕奉子成婚。

    开过皮具铺、从事过肉铺伙计、园丁、马夫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工作。
    第(1/3)页